反滲透膜與青島不干膠標簽印刷
瀏覽次數:
發布時間:2013-4-14 9:00:41
1748年,Nollet發現水能自然的擴散到裝有酒精溶液的豬膀胱內,首次揭示了膜滲透現象。20世紀20年代VantHoff和Gibbs建立了完整的稀溶液理論,并揭示了滲透壓與其他熱力學性能之間的關系,從而為滲透現象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依據。
但是反滲透膜過程作為一項高新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工業應用還是20世紀中葉的事。其標志性事件之一是1953年美國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Reid教授首先發現了醋酸纖維素類材料具有良好的半滲透性。
1960年,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Yuster、Loeb和Souriraian等在對反滲透膜材料進行了廣泛篩選的基礎上,首次制成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高脫鹽率、高通量的非對稱醋酸纖維反滲透膜,使反滲透膜過程迅速從實驗室走向工業應用,促進了膜科技的發展。
反滲透技術的核心是高性能的反滲透復合膜,高性能復合功能膜一直是膜技術發展的重點。1978年,美國Cadone等在反滲透復合膜制備技術和功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,研究開發出的復合膜技術具有制作工藝易優化、膜性能優越、制膜用功能材料選擇范圍廣等優點;1980年美國Filmtec公司推出了FT-30高性能反滲透復合膜,實現了反滲透復合膜技術的品化,之后又開發成功了常規反滲透復合膜水淡化反滲透復合膜、高通量反滲透復合膜、低壓反滲透復合膜等。目前反滲透膜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青島不干膠標簽印刷、海水和苦咸水淡化、純水和超純水制備、工業用水處理、廢水處理與資源化等領域。商品化的海水淡化反滲透復合膜,脫鹽率大于99.5%,通量達到50L/(M2.h)。
上一篇:青島不干膠標簽印刷用感光性樹脂
下一篇:什么是氣調包裝